外贸发展
巴西太阳能协会首席执行官Rodrigo Lopes Sauaia表示,政策支持是巴西光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关键。
第740天:八大主流逆变器厂商齐发声明适配210超高功率550W+组件。大尺寸的优势让行业中的一大批优秀企业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面向更大功率的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在行业共同推动下,210阵营迅速完成了供应配套、安装施工、运输优化等全部升级。
210的今天,是业内同仁梦想大联动的共同产物,其价值在终端市场得到充分体现,据索比咨询数据,今年上半年530W+大尺寸组件招标占比已超9成。近日,TCL中环还向索比介绍道,基于工业4.0柔性制造和工艺技术的储备,公司目前210产品良率已达97.5%以上,整片率在98.5%以上。2022年Q1,TCL中环210硅片实现由T160向T155量产切换,单瓦硅成本降幅0.01元以上。在半导体领域积累了六十载经验的TCL中环,对210的面世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业4.0时代来临之际,全球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汇点,这也是实现碳中和途中的必经之路,而210平台技术与工业4.0时代不谋而合。
当210遇上工业4.0早在2016年,TCL中环便开始了对智能制造的探索。TCL中环硅片的稳定供应,为210 产业链解决了源头问题。另外,我国硅料市场份额集中,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态势。
其余四家企业均为局部检修,不会对全年的供应量造成太大的影响。2021年硅料与硅片的缺口达43万吨以上,硅料与组件的缺口达35万吨以上。01硅料为何疯狂上涨1、硅料环节扩产周期长成熟硅料企业新建产能达产周期在18至20个月,硅片与电池片产能建设周期在12个月内,组件则只需6至9个月即可形成产能,导致中下游需求增速远超上游供给增速,造成供需错配。预计Q3季度硅料产量19.6万吨,硅料价格将维持高位。
总结:上游硅料环节因技术门槛高、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且2018年至2020年产品价格长期低迷,扩产积极性远低于下游各环节等原因,造成2021年的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错配,硅料价格暴涨。02硅料产能何时会增加1、预计今年下半年产量增加,价格会有松动2022年Q3季度共有保利协鑫、大全能源、东方希望、天宏瑞科、洛阳中硅等五家企业检修,其中东方希望因起火导致一期项目停产(年产量3万吨),预计受此次检修影响产量2500吨。
预计2022年间总投产规模为82.7万吨,产能释放集中于2022年下半年。目前硅料全行业已规划和在建的新产能已超过450万吨,从中长期来看硅料产能规划充裕。2021年全球硅料产能约60万吨,其中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保利协鑫、新特能源、东方希望五家公司产能占硅料市场份额70%以上。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硅片环节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行业集中度高(2020年CR5为88.1%),并且受到硅料产量和石英坩埚供应限制,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掌握着行业内的利润分配权。
2、硅料中长期产能规划充裕由于硅料环节的超高利润以及良好的前景驱动,除了业内企业加大新产能的建设力度外,不少新企业也加入进来(大部分投产计划于2023年及以后)。组件环节属于被动的接收方,技术壁垒较低,机器设备可从国外进口,导致组件行业集中度较低(2020年CR5为55.1%,低于硅片30%),议价能力弱,无法影响上游的硅片产业对于硅料的采购情况,生产硅片的企业却可以通过涨价的方式将上游的价格的压力传到其下游的组件环节。因此,很难通过新竞争者难以进入市场从而增加供给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供需关系。所以,下游产业的企图通过降低开工率来减少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从而降低上游材料价格的行为的效果杯水车薪。
另外,2021年多晶硅、硅片环节存在过量囤货行为,进一步导致硅料价格上涨。3、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差距大国内硅片生产环节行业集中度高,形成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双寡头格局,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近年来,在光伏产业的产业链中各环节进行了积极的产能扩张。2022全年预计硅料产量约90万吨,国内生产约为82万吨,进口约8至9万吨,可满足350GW左右的装机量,装机总需求量为250GW,外加各环节的库存,会有一些余量。
2022年Q4季度预计硅料产量为26.2万吨,相比Q3季度增加33.8%,预计Q4硅料价格会小幅下降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设施装备,推进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鼓励增施有机肥料,使用生物农药。建立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既有建筑安装光伏,到2025年,公共机构、工业厂房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建立完善城市绿色物流体系,加强快递公共末端设施建设,推广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等向电气化发展,推动新建公共建筑逐步全面电气化。
探索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大力推进低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
原文如下: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聚焦重点结构性生态空间,持续加大造林力度,形成群落多样、生态与景观兼顾的城市森林基底。
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15%。(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3. 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
推动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焚烧灰渣等大宗工业面废的高水平利用。依托科创中心建设,结合国家和本市能源产业低碳转型需求,制订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强化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能源审计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考核、能效对标、限额管理、绿色电价、信用监管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督促用能单位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深挖节能潜力。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铁路、水运等集约化的运输方式。
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的出行环境和服务水平。1. 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
推行绿色施工,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推行全装修住宅,减少建设过程能源资源消耗。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
加快布局燃气调蜂电源,建设约160万千瓦燃机,推广用户侧分布式供能建设。推动在沪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崇明区、宝武集团)3. 推进重点区域低碳转型示范引领。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外高桥、吴泾、石润口等地区落后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并预留碳捕集设施接口和场地,同步推进其他现役燃煤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二、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 碳达峰十大行动。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数据中心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和办展设施循环使用。
(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海洋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低碳意识、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的消费理念,全面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各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大力发展大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倡导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全面推进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的l+5+2重点生态走廊(即黄浦江-大治河生态走廊、五个新城环城森林片区、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环岛森林片区等)建设,集中连片推进林地建设,因地制宜新增和改造城区绿地,稳步提高乔木种植比例,营造城区森林群落。(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